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工匠精神”融入印刷媒体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2

前言

从2016年至今,“工匠精神”这一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出现。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提出了保障技工工资待遇水平、职业发展成长通道的多项措施。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上升为国家战略。

高职院校致力于“职业态度和动手能力”两者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这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谋而合。因此,探索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的基本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并将其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印刷业作为历史悠久的生产加工制造产业,必须有“工匠精神”作为行业支撑。本文主要介绍“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在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印刷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提升,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将“工匠”(专业技能)和“精神”(专业素养)分割开来,在学生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熏陶蕴养相对不足。

为改善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精神的这一局面,学院重新审视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设计中重点融入精益求精、严谨专注、一丝不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通过打造双师工匠型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思政、深化实践教学等方式方法,形成侧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及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色培养体系。最终确定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印刷业发展要求,能胜任印刷及相关行业企业中印刷生产操作、印前制作处理、印后加工操作、印刷质量检验与分析、印刷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作,具有工匠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行业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调研企业的实际需求,围绕印刷核心岗位群,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工匠精神培育课程体系。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职业拓展课四大课程平台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第一学期除思想政治课程外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第二、三、四学期除思政课程和《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外增加开设十余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如《红色经典文化》、《传统手工艺制作》、《美术鉴赏》、《世赛印刷媒体项目竞赛模块实训》等。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方面,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及力度。具体体现如下:

1.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

图1 大国工匠专题系列课堂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改革创新,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首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中打造大国工匠之工匠精神的培养专题系列课堂,把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古代及现代工匠典型人物等行业相关内容进行汇编着手撰写校本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中观大国工匠,潜移默化中领会工匠精神,完成系列专题教育。

2.增加实践课程教学课时比例及强度

以专业技能实践为导向,采用理论加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在教学中融入、在实践中强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从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单项技能到岗位综合技能的提升;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工匠精神的认知、形成及内化。改革后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总学时占比提高至67%,与改革前相比增加了20%。

3.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课程思政

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程的结合点,做好专业课也是育人课,在帮助学生“专业成才”的同时更促进其“精神成人”。目前对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之一《印刷企业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及改革,在课程中加入了诸多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七个项目模块,现以项目五、项目六为例,课程思政改革内容及组织形式如表1所示。

(三)队伍建设

工匠的培养关键在教师,需要更多知技兼备的教师团队。目前我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学院引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获奖者朱修泉老师到学校任教并聘请企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每年为专兼职教师企业顶岗锻炼及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已有多名教师获得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裁判员资格,并参与执裁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项目中国选拔赛、印刷行业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其中两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秀裁判员”称号。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多名教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上一篇:水性触感油在烟用接装纸上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