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印刷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告会隆重召开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王泉 徐建国 2,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主办的印刷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告会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泉,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徐建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王文斌,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高锦宏、校长罗学科,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王选纪念室主任丛中笑,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莉,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兰本立,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邵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王强,以及行业协会、院校、企业及媒体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印工协副理事长陆长安主持。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泉在致辞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历史性变迁,中国印刷业发展改革也取得了辉煌成就。7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印刷业的发展,通过体制改革、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对外开放等重大举措,调动了全行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数量由解放初的千余家增加到近9.8万家,增长了90多倍,印制出版物品种由不足1万种增加到50余万种,增长50多倍。经历70年的拼搏奋斗,我国已建立治理体系完整,产业门类齐全的印刷加工制造产业链体系,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印刷大国。 高锦宏 李莉 丛中笑 兰本立 印刷业经过70年的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准前进方向,保持战略定力,守方向、守立场、守根脉、守底线,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作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1.坚持正确发展方向;2.加强创新为印刷产业赋能;3.不断推动印刷业持续高质量发展;4.持续加强人才培养。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高锦宏表示,印刷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文化产业和制造业双重属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70年来,中国印刷业始终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而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印刷业顺应潮流,不断自我革新,穿越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融合数与网,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印刷学院是一所以印刷出版为特色,工、文、艺、管等多学科相结合的高等学校,从办学之初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印刷出版高等人才的使命,并且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与国家印刷出版事业相生相伴,走过了一条引领中国印刷出版高等教育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开拓发展之路。办学60年来,一代代北印人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宗旨,践行“守正出新、笃志敏行”的校训精神,扎根行业、服务国家,大力培养印刷出版传媒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支撑起了中国印刷出版高等教育的国家担当。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徐建国表示,70年来,中国印刷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大体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支持政权建设,建立产业体系(1949~1965年);第二阶段:十年内乱,艰难前行(1966~1976年)。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又经历了“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体制、新思维,推动新发展(1978~1999年);第二阶段: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2000~2007年);第三阶段:应对挑战,加快转型,提高发展质量(2008~2019年)。 70年沧桑巨变,70年春华秋实。在看到发展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行业面对的挑战、面临的机遇。 面对的挑战:一是大型高速胶印设备、数码印刷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喷墨头等关键元器件主要依靠进口;二是包装印刷存在无序包装、过度包装问题,既影响产业发展质量,又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亟待研究解决;三是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印刷企业要继续在绿色化上下苦功、上台阶,在新的挑战下,挺得住、站得稳、走得远;四是人才仍是产业发展的短板。 面临的机遇:一是我们始终面对的是一个有增量的市场。教材、教辅、儿童读物的市场持续扩大,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优化产品设计、采用绿色技术,打造清洁产业链。二是践行“一带一路”带来的机会。我们要拓宽视野,拓展领域,研究产品、服务“走出去”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在追求互利双赢中实现新发展。 随后,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莉发表了“不忘初心 筑梦前行 携手跨入新时代”主题演讲,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王选纪念室主任丛中笑发表了“时代楷模 创新典范——王选与我国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主题演讲,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一篇:对基础艺术教学的一点思考—北京印刷学院设计
下一篇:铭刻时代“印”记“刷”新育人模式 ——专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