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盛发强一直是探路者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3

他出生在敦煌,

本科学的是测绘专业,

26岁下海做的是印刷,

30岁创立探路者,

40岁探路者上市。

他总是清醒地知道该做什么。

敦煌、测绘、印刷、帐篷、北海、北京、探路者。这一串毫无相干的词汇,但在一个人身上,却像珍珠一样串了起来,并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他就是盛发强,一个很财富的名字,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自己对钱没有概念,而他的事业却以年50%的增长速度“发”了,以连续4年荣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名“盛”了,正以国内同行业第一品牌的姿态向着更“强”进发。

学测绘的却从印刷干起

1969年生于甘肃敦煌的盛发强,自小爱读书,天生喜欢户外运动。高中一年级,他和几个同学出去玩,骑车70多公里去了南湖水库。到了晚上,他们取出带的床单,搭成帐篷,点上蜡烛。然而,帐篷里成了蚊子的天堂,人进不去。那时起,盛发强心底里就有了帐篷即“户外人的家”的概念。

1988年他考上长沙的中南大学,所学测绘专业需要经常野外勘测学习,但那会,很少见到专业的帐篷、睡袋,自然也很遭罪。

1992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了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上了一个多月班,拿了月工资113元,不安分的他就辞职下海了,奔了广西北海,投身到了北海的第一次开发热潮之中。开始他给人打工做印刷业务,半年后自己开了印刷公司,专做先进的针对高档饭店的无碳复写纸印刷业务。他骑着单车四处跑业务,第一个月就赚了3000元。

他思路清晰,反应敏捷,知道怎么做能做好,比如通过朋友专门到报社学过排版。由于交货及时,排版讲究美学,印出来的东西看着舒服,很快当地大酒店大都成了他的客户。而他,找好客户,再找生产厂家,自己不进设备不做生产,成本很低、效率却很高。一年后,当人们都效仿他的时候,他带着赚到的10多万元钱却收手了。

1994年年底,盛发强在全国专利新产品博览会上,发现了他心中的“火种”项目——折叠式休闲帐篷。他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与其专利拥有者谈判。对方出价20万元,最终他说服对方谁买卖谁、多卖多赚,5000元成交。

拿到专利后,他去江苏学习了一个月如何做帐篷。然后坐着摩的四处找原材料,颇费了一番周折,花了两三个月时间。1995年,26岁的他注册了北海天惠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投入10多万元,找了一家做被子的工厂委托加工,生产了1000顶“天乐”牌帐篷。

很快他发现自己忽略了销售问题,这些帐篷怎么卖出去?开始,他用最原始的办法,在北海沙滩,顶着烈日上支起地摊,200多元一顶,最好一天卖10多顶,很多时候“剃光头”不开张。某天,一位北京游客的话点醒了他:南宁正在举办文体用品展为什么不去那里卖?他连夜带着帐篷赶到南宁,和别人拼展位,在展会上不停地演示帐篷如何搭起如何拆卸,引起参观者极大兴趣。最终他签了80多万元的意向合同,虽然只兑现了10多万元业务,但这给了盛发强极大的信心和启发。他意识到,市场需求很大,“帐篷也能撑起一片天”。

之后他广泛参加全国各类展会,北到哈尔滨,西到西安,他的帐篷开始进商场,体育用品、文体用品等通路逐渐打开,企业成长速度随之加快。

创业火种由帐篷点燃

盛发强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的。

1998年,他决定北上,在北京设立公司办事处,将业务逐渐过渡到首都。1999年1月11日,他注册了北京探路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放弃“天乐”,启用“探路者”。他在香山巨山农场附近4万元租了一块场地,自建工厂生产帐篷、钓鱼用品,准备大干一场。

第二年,探路者制定了帐篷生产企业标准,后来成为行业标准。产品线迅速扩展,由单一的户外帐篷扩展至睡袋、背包等,拓宽了营销范围,也积累了很多忠诚的经销商。那个时候,盛发强既是产品开发人员,又是生产工人、搬运工、销售员。

虽然环境很差,但他还是弄了两个乒乓球台子,闲时活动一下。院子里有两棵大树,经常有喜鹊掉下来,又被他小心地放上去。“健康、快乐”,盛发强用这两个词形容当时的状态。那一年,探路者荣获国内旅游交易会优秀旅游商品奖。

2002年他继续扩张产品线,开始生产服装和鞋,让他的经销商不再一年有半年没的卖。翌年3月6日,探路者第一家直营店在北京北太平庄开业,由此拉开了在全国推广连锁专卖店的序幕。和结婚的日子一样,这个日子让盛发强一辈子很难忘掉。

上一篇:钱学森故事第版印数已达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