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联网、云计算、3D 打印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现代中小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发创设适合学校发展的创新校本课程。
1 研究背景
1.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紧跟思想指导,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发创新课程。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融合目的在于改良校本课程的整体结构与呈现形态,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打造高效的学习环境,达到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2 中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新
陶艺是一门古老的陶瓷艺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中小学陶艺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已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将陶艺教学引进中小学课堂,并把陶艺教育与其他学科、科学、文化等知识结合起来,做到陶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通过无数次的实践与探索证明,陶艺教育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真正有效的载体之一。
中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开设多种多样,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的釉上釉下彩绘、泥条盘筑、注浆成型等课程,同时通过网络学习和了解我国陶瓷文化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学习陶艺的各种创新技能,在科技的支撑下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2 3D 打印技术与陶艺课堂的碰撞
在陶艺校本课程里孩子们随时都可以体验到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新产品,如颜料精确研磨机,它改变了传统的费时费力手动研磨,只要调配好颜料的比例及参数,一两个小时就能得到需要的颜料;超感绘图仪,它可以利用敏感的数据精确地绘制图案等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文章探讨3D 打印技术在陶艺课堂里的应用。
在学习传统的陶艺注浆课程中,学生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模具制作、注浆课程的学习,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设计与手工制作,然而学生们对自己的最后成品并不满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模具粗糙,注浆的泥坯模缝明显,瑕疵多不好修补。再如:造型复杂的设计需要制作各种模具再进行注浆拼接完成,由于学生们精力与力气不足,经过反复制作不仅材料浪费还让学生们的兴趣热度降低,最后导致开始的设计跟最后成品的差距较大,作品完整度精确度不高等等。随着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来寻找突破口。
经调查研究,信息技术领域里的3D 打印技术现已应用于各行各业。陶瓷3D 打印技术也已在专业类高校、陶瓷工作室等被应用。与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相比,经过陶瓷3D 打印技术进行陶瓷制作,可以简化陶瓷制作步骤、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制作工艺对设计的束缚,创造出自由度更高、造型复杂的陶瓷作品。学生们可以在陶艺课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造出更多有趣、实用的作品。将传统的陶艺与信息化的3D打印技术相结合,这在中小学作为校本课程的陶艺教育中是创新性的尝试和体验。
3 3D 打印技术与陶艺课堂的融合应用
建立3D 打印技术与小学陶艺课程融合应用的创新模式。此次创新模式并不是对传统陶艺的放弃,而是在学习了解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上对现代陶艺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是以3D打印技术在校本课程陶艺课堂中的应用为契机,把信息技术更适时引入中小学课堂。
陶瓷3D 打印技术对建模软件的操作应用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电脑软件的专门培训,包括熟练地运用3D 打印软件对设计的陶艺造型进行建模并导入数据、软件数据参数调整与陶瓷打印机器的配合操作、陶瓷打印机导入数据并完成陶瓷打印设计成品、后期作品修整上釉烘干进行烧制等等。陶瓷3D 打印技术是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这项技术为现代陶艺的制作提供了新方法、新工艺及新的艺术形式,给传统陶瓷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我与《飞天》
下一篇:没有了